近年來,湖南省長沙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(以下簡稱“長沙中心”)統籌推進住房公積金穩增長、促改革、惠民生等各項工作,著力擴大繳存范圍,全面覆蓋新市民、非公企業職工等群體;聚焦支持中低收入群體購房,改善住房條件;不斷深化“互聯網+”建設,用信息化手段提升管理服務水平,樹立長沙住房公積金服務品牌,住房公積金主要業務呈現一年一個臺階、一年一個跨越的發展態勢。長沙中心多次獲“全國文明單位”“全國模范職工之家”“全國巾幗文明崗”等榮譽稱號。
截至目前,長沙市累計3.1萬個單位(不含省直分中心數據)的184萬名職工開戶繳存住房公積金;累計歸集總額1159.68億元,歸集余額576.2億元;累計提取住房公積金583.68億元,占累計歸集額的50.33%;累計發放住房公積金貸款24.64萬戶、741.74億元,個貸余額492.9億元,住房公積金個貸率85.54%;累計完成業務收入119.36億元,實現增值收益59.14億元,上交城市廉租住房建設補充資金38.8億元。
長沙中心圍繞“住有所居”目標,延伸服務鏈“助圓安居夢”持續發力。2016年,長沙中心探索自愿繳存機制,將“新市民”在內的自由職業者、個體工商戶、進城務工人員等靈活就業人員納入制度保障范圍,為“新市民”解決住房問題提供新途徑。截至目前,共有1.29萬名靈活就業人員開戶繳存,其中,已有1639戶家庭審批通過住房公積金貸款6.32億元。這是長沙中心以“圓百姓安居夢”為目標、凝心聚力服務全市經濟發展大局的一個縮影。
大力支持中低收入群體購房貸款。長沙中心全力配合全市“反炒房”攻堅戰,在堅持首套房首付比例20%不變的基礎上,將二套房首付比例調整至60%,將原不限購地區瀏陽市、寧鄉市納入全市住房公積金統一調控政策,優化住房公積金貸款可貸額度計算方式,將可貸額度與個貸率嚴密掛鉤。僅2020年一年,發放個人住房貸款17140戶、74.3億元,支持職工購建房196.91萬平方米。其中,首次申請貸款占86.53%,中、低收入貸款占99.99%,職工貸款筆數中,購房建筑面積90(含)平方米以下占14.7%,90~144(含)平方米占71.13%,合計占比達85.83%。通過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,節約職工購房利息支出169171.21萬元。
全力探索資金使用范圍。在支持購買、建造、翻建、大修自住住房和償還購房貸款本息、租賃住房等住房消費類提取的基礎上,長沙中心推出租房提取、按月對沖等業務,并積極探索資金使用范圍,參與長沙市老舊小區改造,支持繳存職工家庭提取住房公積金用于既有住宅加裝電梯建設,提升幸福感,累計支持132戶職工家庭提取住房公積金586.34萬元用于既有住宅加裝電梯建設。
2020年2月,長沙中心實施住房公積金階段性政策支持,明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的企業可按規定申請緩繳住房公積金,緩繳期間職工貸款和提取權益不受影響;參加疫情防控工作人員、因感染新冠肺炎住院治療或隔離人員、因疫情防控需隔離觀察人員以及其他受疫情影響的人員,可申請緩還貸款。住房公積金階段性政策實施后,長沙市共有2273家企業辦理緩繳,涉及職工25萬人,累計緩繳金額11.4億元。
長沙中心牢記“以人民為中心”初心,推進便民服務提升群眾滿意度屢有創新。長沙中心在全市9個區縣市開設服務網點的基礎上,在業務量較大、距離較遠的瀏陽經開區增設服務網點,延伸服務觸角;在中國(湖南)自由貿易試驗區長沙片區會展區塊設立服務柜臺,方便會展區繳存單位及職工就近辦理業務;在岳陽市設立異地貸款服務網點,幫助鐵路職工實現貸款業務“最多跑一次”;推行“綜合窗口制”,推動合作單位進窗駐點,全面實現“一窗式受理,一站式辦結,一條龍服務”;開通“刷臉”辦理,向“零人工受理、智能化審核”邁進一大步,繳存單位和職工可通過網上業務大廳、微信公眾號、支付寶“市民中心”、“我的長沙”APP等渠道查詢和辦理住房公積金業務。目前,長沙中心32項服務事項中,已有30項事項實現“最多跑一次”,占比93.8%,其中有19項服務事項實現“不見面審批”網上辦結,償還本中心貸款提取、離職提取、退休提取、低保提取、租房提取等高頻業務實現在線辦結。